跨越5568公里,从雪域高原到白山黑水,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樟木口岸,一个远离城市热闹繁华的地方,雨季泥石流巨石阻路,冬季大雪封山断电断网。巡逻途中身上会被蚂蟥咬出血洞,驻地时常会面临光顾的黑熊、撬窗偷食的山猴……相隔公里东北边陲珲春的圈河口岸,冬季北风呼啸寒冷刺骨,气温低至零下二十七八度,有时因暴雨暴雪,用水用电也会受到影响……从西部的崇山峻岭再到东北的雪原边陲,横跨大半中国的经历,就是吉林圈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女民警许丹十一年的戍边历程。

(许丹在岗位上)

年5月,大学毕业后怀着对雪域高原的向往、边防事业的憧憬,她身披戎装,第一次来到了距离家乡吉林松原公里的西藏聂拉木,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驻藏生活。这片神秘的雪域高原,无数人对这个圣洁的地方充满向往,这里既有世界屋脊上高耸入云的雪山,碧蓝天空上翱翔的雄鹰,又有充满生机的满目葱绿,漫山沟谷的红杜鹃,从冰天雪地到四季花开,无不展现着这里的雄伟壮丽,可这高原群山之后并不是一直这样风平浪静。年,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樟木口岸也受到重创。曾经壮阔的大山突然地动山摇,房屋如同狂怒大海中的扁舟。震后倒塌的房屋外,是灾民仓皇不安的面孔,那惊天动地的情景至今仍让她历历在目。那晚,许丹与所有同事虽然也担心余震,但他们还是手拉手把灾民围在中间,外界情况不明,他们的身影就是这些灾民能暂时安心下来的旗帜。由于地震导致通信设施受损,她与父母失联数天,家里人只能守着新闻盼望她的平安……灾后,她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党员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上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与同事一起救助伤员、安置群众、转移物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作用,帮助灾民调整认知、消除恐惧,克服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这次经历让她记忆犹新,与死神近在咫尺,却更让她感悟深刻,国门边关的深深责任,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冲锋在前的信念,根植在心中。

在西藏的十年,她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休假回家看到两鬓斑白的父母,以及桌子上摆放的各种药瓶,家人突发疾病住院或因病去世,她都不能第一时间赶回家,每每想到这她的心里都会揪心的痛,在忠孝两难的境地中倍受煎熬,在报效祖国和照顾家庭的现实中难以抉择。

去年10月,因国家移民管理局“干部调动”政策,她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圈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脚下的黑土地、耳畔熟悉的乡音、亲人的脸庞,都让她感到亲切又熟悉。今年的春节,本可以是她回到家乡后与家人团聚的第一个春节。但是面临节日安保任务,她却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申请留在工作岗位,要坚守在国门一线。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她说道,前几年过春节我留在西藏坚守岗位,因此回到家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也想岗位上度过。

(许丹)

从西藏到吉林,从波曲河到图们江,这段公里的路,她走了十年。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坚定,换下橄榄绿,穿上藏青蓝,雪域高原,白山黑水,身边的风景变了样,但初心与信仰却不曾改变。

除夕夜,伴随着鞭炮的响声,礼花在夜空中绽放,彩色的焰火映衬着许丹的脸庞,刚刚站完岗的她拨通了视频“爸妈!春节快乐!今年又没能陪你们过年……”“没事儿,你能在岗位上守好大家,我们这个小家也就放心了!”父母理解的话瞬间让她湿了眼眶,心里虽有愧疚,但回想起戍守边关的这段岁月,却无怨无悔。

身为移民管理警察,肩上的责任事关万家灯火,脚下的站位连着万里山河,节日的坚守分外动人。从中尼53号界碑到中朝号界碑,跨越山河岁月,信仰依旧熠熠生辉。许丹,就像一朵坚强的“格桑花”,带着雪域独有的顽强与坚韧,继续扎根在国门边关,绽放光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0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