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平时所说的佛教指的是汉传佛教,那么
南传上座部佛教浅谈
先介绍一下佛陀时期的原始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现尼泊尔境内),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又被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一时代的佛教叫做原始佛教。
在释迦牟尼灭度后,他的弟子们逐渐分为了两派。其中较为高层的弟子们认为,应当坚持释迦牟尼的教诲不动摇,不应该有一丝修改,这些人后来被称为上座部。而较为底层的弟子们则认为,佛教教义应当有所改革,以适应不同的时代,这些人后来被称为大众部,也就是北传、汉传佛教。
有学者认为,所谓的“汉传佛教”,其实应该称为“汉化佛教”,因为那是一句彻底中国化的佛教,与原始佛教已经截然不同了。
汉传佛教随着上座部和大众部之间的裂痕不断增大,最后大众部自称为大乘佛教,将上座部贬低为小乘佛教,认为大乘可以普度众生,而小乘只能自己解脱。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佛,那就是释迦牟尼,是彻底的觉悟者,而其他人最多只能修到罗汉果位
南传上座部佛教-1后来,被贬低为“小乘”的上座部佛教传到了斯里兰卡,后来又传到了东南亚一带,就是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更多地保留了原始佛教的教仪、教义,比如挨家挨户托钵乞食、不非时食、住阿兰若、半月诵戒、雨季安居、行自恣法、作咖提那衣等等。
南传上座部佛教-2所谓的“小乘”是一种贬低性的称呼,所以千万不能当着南传佛教信徒的面,说他们是小乘佛教。泰国的佛教是南传佛教也成为巴利语系佛教或者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一系是佛教中迄今尚存部派中最古老的一支。其学说最接近原始佛教,向来以纯正著称。
上座部佛教僧人—托钵乞食上座部佛教僧人—托钵乞食2最后总结一下,佛教发源于古印度,然后向其周边地区传播,从古印度传到西藏及藏区被称为藏传佛教;从古印度传到中国,再传到现在的朝鲜半岛、日本、越南被称为北传佛教或汉传佛教;从古印度传到西斯里兰卡、缅甸[爱心]泰国[爱心]柬埔寨、老挝、中国西双版纳、德宏及傣族地区被称为南传佛教。因其属于部派佛教中的上座部,故习称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一系是佛教中迄今尚存部派中最古老的一支。其学说最接近原始佛教,向来以纯正著称。泰国的上座部佛教由于它从印度往南传播而得名又因它从公元前1世纪便以巴利文为经典语,故又称巴利语系佛教。
由于很多人不了解南传佛教历史,在理解南传佛教时,往往把其称为“小乘”佛教,我们应该统一称泰国佛教为南传佛教或上座部佛以或巴利语佛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