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亚运的点茶绝技,只是茶道的冰山一角

白癜风治疗时间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7/5408152.html

近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隆重开幕举行,这是继北京和广州之后,中国第三次举办亚运会。此等盛会之下,我国的代表符号“茶”自然也没有缺席。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和夫人维尼塔欣赏点茶技艺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茶为国饮,茶亦为国礼。在开幕式当天下午的外交宴会上,我国就向国际贵宾展示了茶品品鉴、茶艺表演,宋代点茶、西湖龙井茶炒制等中国茶身影。

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在了解西湖龙井茶制作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客来敬茶,茶叙外交是中国茶道的一种体现!亚运会上的茶道只是冰山一角,茶道起源于中国,至少在唐或唐代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

据唐朝《封氏闻见记》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一起来探索绵延千年不绝的中国茶道吧~

饮茶之道

1、煎茶法

茶圣陆羽所创的煎茶法是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唐朝的饮茶之道最开始是延续了前朝添加作料的“粥茶法”,即将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佐料和茶叶一起熬煮。

陆羽认为这样煮出来的茶“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破坏了茶本真的滋味,便创立了细煎慢啜式的“煎茶法”,以盐调味,品茶汤本味,为文人雅士所喜。

他所著的茶叶专著《茶经》中记载了详细的煎茶流程:生火→炙茶→碾茶→箩茶→煮水→调盐→投茶→分茶→饮茶→洁器。

2、点茶法

宋代点茶堪称中国饮茶艺术上的巅峰,“古人客来点茶、客罢点汤,此常礼也”,这是风靡宋朝的待客之道,当朝皇帝宋徽宗所著的《大观茶论》就详尽记载了点茶技艺。

点茶的手法繁复精妙,简单来说就是将团茶碾压成末状后,置于茶盏中,一边以汤瓶注入沸水,一边用茶筅旋转击打拂动茶汤,使其泛起汤花的一种茶艺形式。

正因点茶的技术含量极高,引申出了以汤色、水痕、茶味为考量的斗茶竞技!宋朝民间时兴茶百戏,是一种使茶汤纹脉形成各种物象的古茶道。

▲图片截取自央视网亚运会新闻报道视频

在此次亚运会的外交宴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欣赏茶艺师展现点茶技艺,在茶汤上作画时,直呼“不想破坏这样一件艺术品”。

3、工夫茶

清代流行至今的工夫茶,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盛行于广东的潮州、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及安徽祁门等地。

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现今最具代表性的是潮州工夫茶,冲泡手法繁复之至,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以茶待客,冲泡、品茶的流程更为讲究。

潮州工夫茶必备四宝——孟臣罐、若琛瓯、玉书碨、潮汕炉,堪称“千年茶道活化石”。据悉,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工夫茶道。

茶水之道

水为茶之母,茶水之道自古而今有之。唐朝《茶经》中便记载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北宋《茶录》一书中也提出“水泉不甘,能损茶味”的观点。

明代田艺蘅品评天下泉水,著下泉品之茶书《煮泉小品》,将水品分为十类:一源泉、二石流、三清寒、四甘香、五宜茶、六灵水、七异泉、八江水、九井水、十绪谈。

好茶还需好水泡,西湖龙井自古以来便有以虎跑泉的水冲泡为佳之说,“龙井茶叶虎跑水”还因此被誉为“西湖双绝”,可见茶水之道的重要性。

茶器之道

1、建盏

建盏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在宋朝主流的点茶之道上充当着“点茶神器”的角色,因产自宋建州府建安县,故称为建盏。

作为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历经近千年的沉浮,流传至今仍受一众茶友的青睐!现如今饮茶时,很多人选择造型精美的建盏作为主人杯使用。

2、紫砂壶

明朝“废团改散”,撮泡法普及,茶壶一举成为重要的泡茶器。明朝正德年间,江苏宜兴的紫砂泥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发展至今,宜兴的紫砂壶在世界茶具之中仍为一绝!不仅造型多变、美观之至,且实用性强,用其沏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是公认的泡茶利器。

3、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茶器,也称“三才碗”,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最早是明朝中期担心泡好的茶汤冷却伤胃,以茶瓯加盖为标志出现。

盖碗沏茶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沏茶时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至今仍被茶客们广泛使用。

茶具之道

茶有茶道,器有器道,茶具亦有道,茶具亦是中国茶道的一部分。饮茶者都知道茶道六君子: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

但也有不少人只闻其名,不明其用。茶则不止用于观赏干茶外形,也有取茶、量茶之用;茶道六君子的茶针不是用来撬茶的,而是用来疏通堵塞的壶嘴。

茶漏作漏斗之用,放置在壶口,扩大壶口面积,以防投茶时茶叶外掉;茶夹为洁具、分茶时使用,茶匙用以取茶或投茶,茶筒则为盛放茶艺用品的茶器筒。

中国茶道博大精深,不止讲究茶水之品、茶器之美、茶具之周、饮茶之道,还注重茶宴之道,茶席布置、斟茶之礼等。

客来敬茶有道,诸如茶斟七分、斟茶有序、及时续茶,壶嘴不冲人等,都是斟茶时应注意的细节。

对于茶道一事,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5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