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老师早期讲各家功法简介14
2.大乘功法大乘功法就不一样了,大乘功法是让你本来这个样子没有,你想那个有,最后还入得这个有里边去。有的人练功说这个有练功,越练功夫越强。练功呢,这个有越来越有,看得越来越细了。
⑴分析为什么创造大乘功法?我分析为什么创造大乘功法。这个佛教理论都没有这个内容啊,我自己从练功的角度来分析。他就练功——小乘功法什么都有,他练功他不注意的话,没往空上走,他把那功能都注意那有上来了。注意有上来以后,对意识这个层次认识就少了,落到有形里边来了,说这样的话就跟佛法离开就远了,而且进入有里边就属于俗谛了。咱们现在练气功都属于俗谛里边的。喜欢搞小乘,周围世界是个有,人体是个有,练了功以后能认识的更清楚点。按道理我们智能功—不是现在气功啊—保健人类是适合的,认识客观世界是适合的。我们可以把小乘功法,看它的优越性在哪呢?练功以后能够认识世界,把客观世界认识得清楚点。可就是佛门它认为这有形的东西都属于虚假的,是妄想因缘和合,需要把这个虚妄东西把它破除,它就需要走什么?走精神,因此他们就不主张搞小乘—那车太小,仅能拉你自己,得搞大乘。
⑵何为大乘,大乘是什么呢?从智慧入手,从精神入手,一练功走精神境界—走进精神境界。所以以后的大乘修禅就和以前小乘修禅不一样了。不过大乘的禅宗在印度并没有非常广泛的流传下来。在印度只有中观论,中观论发展了以后的止观。中观实际它也是属于禅宗,只是到了中国以后,佛教变样子了。
3.中国大乘功法:禅宗、观宗、密宗因为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早就气功发达,练功都非常的这个……,认识方面非常的精辟,因此这个佛教到了中国以后,佛教也发生变化了,中国的佛教和印度的佛教不一样了。中国这个伟大就伟大在这,什么东西来了,无论是谁来了,是物质的也好精神的也好,到了中国,中国就得把它化了,中国能把外来的文化把它化了。所以佛教到中国以后就变样子了,禅宗也变了,大乘功法里边是禅宗、观宗、密宗。原来到中国来的密宗也不是现在的密宗样。现在密宗里边还有道家的咒,印度还能有北斗七星?还能有什么神?不会有。它这个中国的密宗的话,也是把印度的密宗和中国的道教方术结合到一起了,产生中国式的—咱们中国这个佛教。现在日本、东南亚、国外一些地方大部分都流传着中国的佛教。只是在西南泰国这一部分、尼泊尔还是印度的佛教——小乘。大乘没有从东南亚这一带到日本,佛教大部分是中国式的。中国这个佛教就变样子了,禅宗它也修禅,但是它不讲四禅八定了,大乘功法讲是即心即佛——心就是佛,佛外无心,心外无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大乘功法变了,密宗即身成佛,不说心了身了,进一步了,这么一来,大乘功法就变样子了,有了方法了。
(1)禅宗禅宗里边呢,禅宗和修禅不一样,修禅是心注于一境,一境以后,定下来以后,它就发生变化。禅宗是从达摩到中国来以后所创的禅宗,实际真正形成一个禅宗还是从六祖开始,六祖慧能。像北方的神秀法师,他练那个禅宗实际跟古禅它差不多。他意念注意到一个境界上去,从这一境而最后引发无漏智慧。不过它和古来那个四禅八定、小乘功法不一样。它是运用智慧来分辨事物的无处性,无形无相,它从这个方面走禅宗。南派的慧能的那个禅宗变样子了,不管具体事物了,就是完全去走精神。高明的老师就直接告诉你,精神无所处,你对精神这个虚灵你能够感觉到它,并不是你这啊这脑子是空的。我们现在一想意识活动跟那场一样,空的,没有,你这样的话,不能领会这个情况,那你要证得你得感觉到它,那才行,叫证得。光会领会那不行,要证得才行。你要想证得这个虚空,要体会到这虚空,你就必须静,静到一定程度这个意识往内向性,不叫往外发散,集中起来,它能够深入到非常细腻的层次上去,那才行,才有可能。
大乘功法的禅宗就是修心,你那个意念活动一动,你能够直接体验意念活动什么样子,它的运动状态,而那个运动状态和我们各种有的东西不一样,但是它也是—我们在讲意元体里边哪——意识运动也是意元体内部的运动和过程嘛。意识活动是意元体里边的运动内容和过程嘛。你能把那个运动内容和过程能感觉到了,那就是禅宗的高级境界了,那就进入华界藏了。和那个法藏界,那个法,叫法藏。所以这样的话就是要我们直接走精神。从有史以来的话,中国修炼佛教不就是慧能吗?六祖慧能,他那身体不是还在南华寺保存着吗?这一千多年了。六十年代的时候呢?要把他烧了,可他们没烧了,后来国家采取保护措施,外头涂了一层防腐剂,怕它坏了。我们这人哪,我们现在人不怎么聪明,一千多年,它也不坏,现在赶紧给它涂点防腐剂,怕坏了。现在人们聪明得很,能够想辙。它要坏了,一千多年不早坏了吗?那年月连敲带打的也没事,现在你来看,看不着了,收起来了。在前几年上南华寺去,在外边还能看得着,现在是保存起来了。那是个宝贝,一千多年了。
就这个慧能,他没文化,他练的那是即心,即心成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其实练什么就练我们这个意识活动,当你这个意识活动能够体察到自己的意识活动内容了,这意识返回自身了。其实咱们在前面讲四禅八定的时候讲到那第三个定,他到识处定,在那个时候如果返过来意念一动,不需要走后面空无处定,所以讲他不需要走那个东西,往那一返,意识返还自身,然后意识再充斥身体。那身体就变过来了,很简单了,本来就很简单。可是过去人们呢?理论不彻底嘛,他就过不去呀,说这慧能呢?他就过去了,他就不需要四禅八定,什么一禅二禅,没那么多,就是一下,来了以后它一缩,变过来,他当下即是。不过当下即是,那得有一定的水平,咱们每个同志你里边功能没那么强,你的意识感觉没那么强,你感觉不到那个意识什么样子,因此呢,你光说当下即是,那瞎掰的事——瞎胡扯。不过过去和尚们哪,老师没本事,和尚也能蒙他,他开悟了,有这个。
以前有个门派,(徒弟)来了是老师打徒弟,噹!噹打一下他打开悟了。一个徒弟老师一打他,这个徒弟一看就,噹,我顶你一脑袋,它就反应,防备,他说你打我,我撞你一下。哎那老和尚一看,哎,开悟了——他以为开悟了,啊他佛性自在。就说明老师也没本事,拿这个骗他,也能骗他。有的老师给徒弟一摩顶一受戒,他安安静静呆着,一摩顶他这一晃荡,他一晃当一瞪眼,哎开了,开悟了,赶紧让给你吧,把老师让给你,就这个样子。佛教也有笑话,那是什么呢?那就是以讹传讹。在它这个《高僧传》里边也有他们的那记载。也算是高僧了,我们一看,实际他没有开悟,那他是骗了骗老师,本来就是没开悟,徒弟也没开悟,这两个就是互相作弄一下。它里边要修这个禅宗,得有内在的境界,你得感受到里边了。
我们现在呢一般同志这点做不到的。如果讲呢,一讲你能领悟了,你就是,你就起作用了;领悟不了,这怎么理解,你要想为什么?那就不行了。咱们智能功不是讲组场嘛,讲这东西,有的人能一听课就出特异功能啊。他那里边通,他听了他就……。你怎么练的,没说怎么练哪。这一看,你一组场就出来了。有的人就不行,你要问怎么一听课你才能出哇,你一问你就听课就出不来。所以听课我们怎么办哪?我们也组场,也讲课,也练功。我听说咱们七班有个同志的话,他就一下子练了八个钟头鹤首龙头,他练出特异功能来了,能看到自己脑袋了——脑中骨,脑袋什么看的清清楚楚了。咱们就练咱们那个龙头鹤首的话,你这么练,一般练不成这。你要是像咱们上次说的,练这样∞字,这么从这下来,从这边这么穿,你真是练,这就可以很快出特异功能。说这个问题,我们用练的办法去解决它。
可古人的话呢?他就是一说你用练,那就不是那个真正禅宗了,不是即身即佛了。它那个即身即佛那是顿悟,我们这称为渐修。渐修你这样过来,他是自己通过意念活动来解决它去。它这个禅宗就是这么来解。中国的禅宗,在古代,庄子讲的东西有很多类似禅宗,禅宗有时也引用庄子的语言,因为庄子说的不荒谬。另外淮南子也讲过,我们天上有个北斗星,如果迷,转了向了,一看北斗星那就可以对出方向来了。你看那北斗星,为什么你看那北斗星呢?能够你迷失了方向就解出来了?其实呢,他举这个例子呢,这也是个很好的来体会我们自身的这个意识作用。其实讲这个例子呀,我们真要实际体验一下就知道了。当你真转了向的时候,真以为北是南、南是北,当你看到一个熟的东西非常熟了,脑子啪一下转过来了,如果你聪明,现在一转向,这个向一转过来,那一刹那你逮住那是什么样,那就是你意元体本身的情况——那是意元体内部的运动。
同志们将来你们谁要转了向以后哇,你可要注意这是好机会——你开悟的好机会。你就记着,你自己转了向了,就你虽然知道这边是南,可你脑子里就认为这边是北,你这时想我到了哪就熟了,到了一熟就,你就心里边注意的时候,脑子怎么它转过来哎,就脑子那一刹,那一变的时候那是意元体里边的动静。所以体会意元体,拿这个体会意元体里边的动静最好最容易最有效的了。我想原来淮南子写这个材料的时候,是不是我这么解释他的本义,不敢讲。我想呢很可能有这个意思,如果他要是没有体验的话他不会写得那么细,写的那么现实。咱同志们谁转了向以后,拿这个转向当做体会意元体内部运动的一个极好时机
咱们讲的意元体的时候,客观世界打进个参考系,在意元体里边起作用的。这一转,你转了向了,这个参考系变成这个样子了,把那个参考系变了,这一碰那个熟的环境他,马上参考系一变,这就它意元体里边那个认识的根本处起变化的,你能捉到这一点,基本就进入意元体了。但还不是意元体的全部内容,从这能进去以后,将来再体会意元体那就比较容易了。但你这一转过向来,一转过来,那一刹那能感觉到状况了,那还不是意元体全部内容。那就佛家说的佛性,道家说的是元神,还不是全体内容。平时找不好找,你这个时候找,比较好找,从用当中去做,从这个用里边去体现。禅宗要解决这里边的问题,你要认识到它,把它认识到了那才是真正的修为,修证。我讲禅宗呢,是按的咱们练功的角度,为了剖析它啊,讲还要讲实质嘛,不细讲怎么练这些问题,练法嘛它比较麻烦,把它实质问题给同志们揭露出来。(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