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影响人类健康,专家呼吁改变生活方
第3届“一带一路”气候变化与健康应对国际论坛在广州举行
图片由通讯员刘少芳提供。
记者郭静通讯员刘少芳
12月18日,第3届“一带一路”气候变化与健康应对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广州拉开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与卫生应对策略,论坛为期两天,设主论坛、分论坛、科技成果展示三大版块,来自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的顶尖级专家齐聚一堂,对气候变化与健康应对的前沿及热点问题、共同大气环境下的人群健康、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应对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全球变暖增加健康风险,专家呼吁节约能源
全球的气候变化有可能通过高温热浪等极端的气候事件,增加人类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与会专家纷纷呼吁,人类一定要尽快转型,减少全球变暖对于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福祉的负面影响。
据介绍,论坛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科学技术实验室联合会共同主办,自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是气候变化与健康应对方向研究领域参会专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学术盛会,每年联合国环境署、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全球变化研究网络等国际机构均派员参加。本届论坛以“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与卫生应对策略”为主题,旨在推动国家间气候变化与健康应对的研究协作网络建设,加强我国气候变化与健康相关研究与国际接轨。
参加本届主论坛的专家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瑞典、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家。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40多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多位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气象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研究学者也参加了论坛。
对多个前沿及热点问题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据本届研讨会召集人、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存瑞教授介绍,论坛旨在通过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深化各国学者在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领域的理解与共识,从而推进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主论坛上,专家们以特邀报告、主题报告、专家讨论和圆桌讨论的形式,对气候变化与健康应对的前沿及热点问题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研究员介绍了不同程度的全球变暖对人类和自然系统的风险,并谈及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世界作出的节能减排具体承诺。翟盘茂表示,应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全社会深刻而快速的转型,呼吁大家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起,节约能源,减少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挑战性影响。
气候变化对小孩的影响更大,我们需要去适应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黄存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全球的气候变化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一方面个人本身对于气候和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另一方面,全球的气候变化有可能通过高温热浪等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来增加人类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全球的气候变化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它是需要整个社会整体去提高关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对目前气候变化的认知,因为目前整个人类已经处于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去适应。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气候变化对小孩的影响更大,因为小孩的身高普遍较矮,所以他们的呼吸带决定了她们更容易受到以机动车尾气为主的交通污染空气影响,同时,小朋友对环境污染的抵抗力相对更加脆弱,所以过高或过低的气温对小孩的影响更加的明显。
课题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