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肖申克的救赎越狱后一人灭一国
公元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三是探望文成公主。但此时印度发生了一场政变,古代没有卫星,没有电话,消息极为闭塞,所以大唐无人知晓印度发生了政变,于是照常上路。中国古代版——“肖申克救赎”篡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来访,竟派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的随从人员全部遇难,王玄策和蒋师仁则被擒下狱。不久,王、蒋二人寻机越狱,上演了中国古代版的“肖申克救赎”,王玄策与蒋师仁成功越狱。当时的唐朝可谓泱泱大国,作为大唐的使者受如此大辱,焉能忍之?为了一洗前耻,决心灭掉印度。但问题是他们无一兵一卒。于是两人于是策马北上,前往尼泊尔“借兵”。王玄策以吐暮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当时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为皇后)与尼泊尔王进行谈判。不出所料,尼泊尔愿意借骑兵去攻打印度。足智多谋的王玄策并在沿途招募大唐属国的人马,最终凑够了一万,直扑印度。唐朝版——白起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去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高大威猛的大象在火牛阵前竟如此不堪一击!于是便下令守城不出。然而是难不住王玄策的,他下令建造云梯、抛石车,并采取火攻。一个月后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穷追猛打,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溻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古代兵法讲究“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王玄策追击到中印度,如入无人之境(印度兵遇到唐军则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只好弃国逃往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的援兵。玄策、师仁设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真可谓又做了“唐朝版”的白起。小编认为,王玄策的故事虽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悲壮感。但是,确实有被人们夸大的成分。比如,火牛阵自古以来是对付步兵的奇计,但如果用牛(去撞身高3米的大象似乎有点说不通。再比如,投石机的类型很多,但在公元6-7世纪的弩炮和投石车,射程仅与弓弩类似,攻城效果很差。但是,无论如何,一个小小五品使者临时组建并指挥千军万马,捍卫了自己与国家的尊严。王玄策的故事是激励人心的,他的功绩是值得及载入史册的。
上一篇文章: 危机之下,那些被气候冲击的人 下一篇文章: 中国文字里为啥那么多牛牛人原来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