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我的第一次国外自由行
年的尼泊尔之行,是暑期西藏行程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出国自由行的第一次。在此之前,我只跟团出国一次。
第一次国外自由行,心中忐忑,担心语言和习惯。由于是自驾途中加上的这一段行程,所以攻略做的不认真,没有详细了解尼泊尔的旅游景点和特色。加之,到了尼泊尔后饮食不习惯,对他们卫生情况的不适应,匆匆的在加德满都和巴德岗停留了5天就返回了,只看了文化古迹,没有到南部风景极其美丽的喜马拉雅山下游览。
现在来看,我是极其幸运的,因为加德满都和巴德岗的所有古迹,在年的大地震中全部毁坏了。
尼泊尔之行虽然短暂,但它开启了我出国自由行的先河。如今已经走过了30多个国家,多个城市。
这次尼泊尔之行,是我第一次实用英语,以前基本都是用在了考试上。由于发音不准,用词不当,一直被同伴儿取笑,而且取笑了好多年。
年,加德满都城外
樟木口岸到加德满都只有公里,路况很不好,特别是前段儿,类似于当年中国的乡村路。驶过30公里后好了些,变成了沥青路,但也很窄,只有两排路。
年,加德满都杜巴广场
尼泊尔历代王朝在加德满都兴建了大批庙宇、佛塔、神龛和殿堂,日久年长,形成了“寺庙多如住宅,佛像多如居民”的奇特景观。
年,加德满都神庙
加德满都城内的古老建筑物举目可见,成为独特的历史遗产。很多建筑是传统的砖木结构,门窗、梁托及支架均是精雕细琢,玲珑精巧。
年,加德满都杜巴广场
杜巴广场上的建筑是暗色的,广场上地很湿很脏,鸽子四处落着,留下一地的粪便。广场上有很多穷孩子乞讨,也有拾荒的。
年,加德满都杜巴
走在加德满都大街上经常会遇到拦着你要钱的人,感觉极不舒服。
年,加德满都街道
杜巴广场四周的街道乱哄哄的,很破损。
年,加德满都
牛在尼泊尔是神物,受到崇拜,过节游行时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年,加德满都杜巴广场
尼泊尔的节日很多,我正好赶上当地人过节,很多人吹吹打打地沿广场和周边的街道游行。街道上有好多人在施舍,给孩子们礼物。还有提供水和饮料的,拦着人们给水喝。
年,加德满都
当地人英语很好,从小孩子到大人。我非常惭愧自己的英语,学了30多年竟然说和听都过不了关。
年,加德满都皇宫博物馆
皇宫博物馆不大,与北京博物馆相比是天地之差。建筑以黑色为主调,很古老,没有一丝富丽堂皇。
年,猴庙
猴庙是尼泊尔少有的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曾亲临此地。每年佛祖诞生日时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届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尼泊尔的小女孩特别漂亮,大眼睛、浓眉毛。
年,猴庙
山顶有很多猴子,寺庙的房子上跳来跳去,讨要吃的。它们不怕人,也不会象峨嵋山的猴子那样主动打劫你。
年,烧尸庙
烧尸庙是中国人的叫法,当地人称之不帕斯帕提纳神庙。它始建于公元5世纪,历史悠久,是尼泊尔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印度湿婆神庙。在尼泊尔,印度教的信徒死后能够在帕斯帕提纳的圣河边进行火葬,是很多信徒最渴望的归宿。
年,巴德岗
巴德岗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有保留完好的古代建筑。它有3个广场,每个广场都不大,最大的也就平方米左右,皇宫、神庙主要集中在这个大广场。
年,巴德岗
比起加德满都,巴德岗的杜巴广场人很少,地面也比较干净,建筑也不那么破旧。
年,巴德岗
在巴德岗全盛时期,这里曾经有座神庙和寺院,77个水槽,座朝圣者休息所和口水井。
年,巴德岗
早上6点钟,被广场上神庙的钟声吵醒。醒后到神庙看了看。神庙大部分是单体建筑,比较高,门窗都是黑色的。我在神庙的门口向内看了看,没有看到彩绘的神像。
年,巴德岗
早上看到的杜巴广场远不如白天见到的。很多教徒向路旁的建筑上涂抹东西,像油脂似的。鸽子粪、狗粪、垃圾很多,显得极不卫生。
在尼泊尔旅行5天,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不好,贫穷落后,对中国游客不友好。入境过关时索要小费。返程时,从巴德岗到樟木口岸一路有很多检查站,不停地检查护照、翻包。也不知道他们要检查什么。检测手段也很原始,手动翻包,令人反感。
如今,时间过去了8年,但愿现在有所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057.html